友站連結
YI-DUO-BAO 益多寶
如何回答孩子3000問, 兒童知識
鴻準專業
未上市
股票網
專業未上市網在 Plurk
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 Facebook
專業未上市股票 部落格
新台灣未上市股票討論園地
未上市股票投資理財園地
安琪拉 Angela's 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嘉辰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未上市股票專業網~~Chisty部落格
讓您取得最新的未上市資訊
鴻準專業未上市交易平台
這是我David的部落格
蓁~未上市部落格
小姜未上市部落格
首頁
»
個股名稱查詢
»
大豐能源
» 個股新聞
公司新聞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獲20億薄膜太陽能電池訂單
經濟日報
2009/2/2
位於竹南科學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為國內主要的薄膜太陽 能廠,日前接獲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單,總金額高達20億元,今年 起將分三年出貨,全年可望轉虧為盈。
大豐能源94年成立,由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8036)分割獨立 ,沿續光華開發過去生產小尺寸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與經驗,成為 國內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領導廠商,產品尺寸達1*1.2公尺, 三年內轉換效率有機會提升至10-12%,加上陸續通過歐洲認證, 營運否極泰來。
總經理吳誌雄表示,大豐目前資本額6.5億,大股東包括金寶、億 豐、中華開發等。去年竹南新廠啟用,第一條生產線產能為 10-15MW,另將增第二條生產線產能至少25MW以上,新年內安裝 。
大豐除了外銷逐漸顯現成績,內銷也有實績,系統實績案例有總 統府、台中龍邦、勤益技術學院、中壢市公園、屏東健松公司及 竹南科學園區等。
大豐的第二條生產線預計今年設置完成,轉換效率預計可達8.5% 以上。吳誌雄說,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於在建築之發電型玻璃帷 幕深具潛力,因原料成本低,在偏遠地區蓋電廠也有優勢;大豐 來自歐洲廠商的20億元訂單,將使該公司成為少數衝破景氣逆勢 成長的太陽能廠商。
國內各企業集團近年來跨足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鎖定在薄膜太 陽能,應用面包括BIPV模組及電廠,除了大豐之外,綠能、聯相 、宇通、富陽、旭能等業者陸續完成產能建置,國內投入業者達 十家。大豐結合光華開發的量產經驗及製程整合能力,自行建置 第一條生產線僅花費二千萬美元,成本遠低於同業。
國際市調機構統計,2020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預估將達5萬MW,較2007年2,538MW成長近20倍,現有的太陽能 電池與模組多是以多晶矽原料來生產,預期未來也可望由薄膜產 品補上。
【摘錄經濟】
大豐擴產 明年會賺錢
聯合理財網
2007/10/3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長李春生昨(2)日指出,大豐能源是台灣第一家量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公司,現有年產15百萬瓦(MW)產能,明年產能滿載時,營收可望超過10億元,並轉虧為盈,目前正規劃第二條5.5代產線,2008年底總產能可提升到50MW。
大豐能源科技是自興櫃公司光華開發科技分割出來,昨天與光華開發在竹科竹南基地廠房舉行聯合新廠開幕典禮。李春生表示,光華開發科技原名「光華非晶矽」,在竹科耕耘太陽電池相關領域近20年,累積相當的研發技術、人才與量產經驗。
李春生指出,近幾年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考量到未來發展潛力,大豐能源在2005年自光華開發分割出來,持有40%股權的法人股東包括:金寶、億豐、中華開發、漢友創投等。光華則專注生產雷射印表機使用的有機感鼓及彩色化學碳粉。
大豐能源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第一期大尺寸生產線,玻璃基板大小為1公尺x1.2公尺,年產量為15MW。大豐正在規劃第二條生產線,預計2008年完成,達到第一期廠房總產能50MW的目標。
大豐能源新廠落成啟用
工商時報
2007/10/2
國內首家量產薄膜太陽能電池, 新期將投產, 並規劃第二階段擴產
非晶矽薄膜產品 能源界明日之星 大豐領先業內 投入研發19年
大豐能源
2007/8/30
就成本來看,太陽能由於設備裝置費用昂貴,效能改善空間仍大,其 發電成本與傳統電力相較並不算低。政策性的經費補助程度對於太陽 能普及率及產業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力。
最近台灣的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非晶矽十分火紅,已有凌駕單、多 晶矽的趨勢。即將在第四季量產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國內最早投 產薄膜太陽電池的業者,該公司主要投資者光華科技,在此領域已有 19年經驗。董事長李春生表示,大豐是由光華的太陽能部門切出成 立的公司,就歷史背景來看,大豐具有贏在起跑點的優勢。
李春生表示,一般人以為,非晶矽的生產設備遠比晶矽產品高,而其 發電效率卻不及,其實存在相當程度的誤解。目前矽晶太陽能產業從 長晶、晶棒切割、CELL電池到封裝成模組,上中下游產業分工明 確,各段製程有特定業者投入,設備投資以分段計算。
建築業者是太陽能板的直接採購者,對於薄膜太陽能板類似帷幕牆的 美觀性,接受度很高。因本身就是外牆,可替代花崗石或磁磚建材, 省下的建材成本,讓安裝太陽能板的綠建築,成本上不再高不可攀。 太陽電池間的發電效率與累積發電量,是最需釐清的觀念。李春生表 示,晶矽電池在正午高照度時段的效率最高接近20%,但一天當中 ,低照度的時間居多,亦即多數時間處於低發電效率狀態。
至於非晶矽產品,在早晚或陰天的低照度環境下,其發電效能與中午 時段落差不大,且接受漫射光線,亦即可安裝在建築四周牆面,其整 體累積發電量未必比晶矽電池遜色。
當市場有此正確認知後,再加上薄膜產品不受矽原料缺料及不合理漲 價的影響,讓非晶矽薄膜產品的前景看好,預料未來將以非常高的成 長曲線發展,這也是日本的太陽能產業多以薄膜為主,而台灣年中以 來,許多企業集團紛紛表態跨入此領域的原因。
更多的投入者勢必帶來更大競爭,李春生分析,以太陽能占電力使用 極低的比重來看,很長時間內仍將是供不應求的局面。同時,就客觀 的條件來分析,多數業者憑著滿手資金砸錢買設備及技術,但經驗累 積需要時間,無法速成,市場及投資人應以理性看待。唯有整體產業 朝健康良性發展,且給予大眾正面的形象及觀感,對太陽能產業的長 遠發展,才是真正的利多。 【摘錄經濟E3版
薄膜太陽能電池大豐將開始量產...
經濟日報
2007/8/27
國內已有多家業者宣稱將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位於竹南科技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第四季將開始量產,在這場建廠、量產的激烈競賽中取得領先。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由光華開發科技的太陽能事業部切割後獨立運作,成立已19年的光華公司位於竹科,投入非晶矽(即今日所稱的薄膜)太陽電池研發生產19年,是國內起步最早,累積最多實務經驗的太陽能廠,有助於其未來的市場競爭。
大豐能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15MW,緊接著年底將設置產能30MW的第二線。董事長李春生表示,以目前一瓦售價2.5美元以上計算,第一條生產線的年產值約12億元,有機會在營運首年達損益平衡。
為長遠發展計,大豐現已租下臨近的二廠土地,規劃明年底至後年初完成一、二期投資,屆時總產能將可達150~200MW,成為國內屬一屬二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廠。
李春生表示,基於過去的量產經驗,第一條生產線採自行規劃設計,設備投資金額僅2,000萬美元,遠低於同業,奠定有利的競爭基礎。不過,為搶生產時效,未來不排除與設備商合作,初期建廠將投下逾50億元,後續設備總投資金額上看100億元以上,在資金的規劃上,除預定下半年辦理增資外,中長期計劃則是在國內或國外上市。
大豐成立後,光華轉以彩色碳粉及OPC有機感光鼓為主,此二產品為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的關鍵耗材,全球同業不多,大豐竹南廠部份樓層供光華生產彩色碳粉,初期有四條線,未來將增至十條線;第四季兩家公司將同步舉行開幕量產儀式。
薄膜太陽能電池大豐將開始量產
大豐能源
2007/8/27
國內已有多家業者宣稱將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工廠位於竹南科 技園區的大豐能源科技公司第四季將開始量產,在這場建廠、量產的 激烈競賽中取得領先。
大豐能源科技公司是由光華開發科技的太陽能事業部切割後獨立運作 ,成立已19年的光華公司位於竹科,投入非晶矽(即今日所稱的薄 膜)太陽電池研發生產19年,是國內起步最早,累積最多實務經驗 的太陽能廠,有助於其未來的市場競爭。
大豐能源第一條生產線產能15MW,緊接著年底將設置產能30M W的第二線。董事長李春生表示,以目前一瓦售價2.5美元以上計 算,第一條生產線的年產值約12億元,有機會在營運首年達損益平 衡。
為長遠發展計,大豐現已租下臨近的二廠土地,規劃明年底至後年初 完成一、二期投資,屆時總產能將可達150~200MW,成為國 內屬一屬二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大廠。
李春生表示,基於過去的量產經驗,第一條生產線採自行規劃設計, 設備投資金額僅2,000萬美元,遠低於同業,奠定有利的競爭基 礎。不過,為搶生產時效,未來不排除與設備商合作,初期建廠將投 下逾50億元,後續設備總投資金額上看100億元以上,在資金的 規劃上,除預定下半年辦理增資外,中長期計劃則是在國內或國外上 市。
大豐成立後,光華轉以彩色碳粉及OPC有機感光鼓為主,此二產品 為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的關鍵耗材,全球同業不多,大豐竹南廠部份 樓層供光華生產彩色碳粉,初期有四條線,未來將增至十條線;第四 季兩家公司將同步舉行開幕量產儀式。 【摘錄經濟A15版
薄膜太陽電池 大豐箇中翹楚
大豐能源
2006/9/12
石油危機是加速太陽能產業高速發展中最重要的推手,太陽能電池成 本卻以每年五%下滑的趨勢,將使太陽能電池更具競爭力,預估二○ 一○年石油與太陽能發電成本就會相當,二○四○年全球常峰用電將 有二五%來自太陽能電池,雖然市場龐大,但太陽能電池產業卻由於 上游矽材缺貨而開始進入淘汰期。
國內目前唯一量產薄膜太陽電池的大豐能源科技董事長李春生表示, 薄膜材料除了沒有矽原料缺貨的問題外,薄膜太陽電池優點很多,且 由於多晶矽材料缺貨,讓目前以矽為主要材料的太陽能光電業者面臨 有產能卻沒原料生產窘境,也讓業界開始思索替代材質,薄膜材料是 目前最被看好下世代太陽能光電材質。
李春生指出,第一代尺寸薄膜生產線已轉移至北京轉投資北京世華創 新科技公司雖趕不上國內太陽能熱潮,但卻使大豐提早在中國立足, 目前國內業者把大尺寸薄膜視為夢幻產品,而該公司在幾年前已可量 產二.五呎×五呎每片五十瓦以上的產品,並領先業界率先跨入太陽 能光電系統及BIPV綠建築,舉凡總統府、竹南科學園區、新竹科 學園區等太陽能光電系統都是該公司的產品,而SINONAR自有 品貨更行銷世界十七年,深受各界肯定。
李春生指出,大豐今年完成現金增資四億五千萬元,用以投入的第二 代大面積薄膜非晶矽太陽能生產線,在竹南科學園區興建九千七百坪 的廠房也近完工階段,並準備裝機量產,除了生產規格化的大尺寸的 薄膜太陽能電池外,更領先業界開發半透明太陽能面板,提供建築界 更多選擇,未來將陸續規劃生產微晶與非晶疊層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將大幅提升,全產能六二MW,將逐年開出,成為薄膜太 陽電池業界最主要供應商之一。 【摘錄工商時報
重要公告
標題
公告類別
日期
產業趨勢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訪客留言─大豐能源
更多訪客留言回覆,請前往
討論區
查詢
如果您對大豐能源股票資訊有任何相關的投資問題、感想或建言,歡迎留言!
打
*
者為必填欄位!驗證碼有大小寫分別請仔細觀看^^
*
留言標題
公開
悄悄話
*
姓名/暱稱
*
市內/行動
*
Email
您的網站
*
留言內容
不支援HTML語法,謝絕廣告
*
驗證碼
重新產生
最新權值公告
個股名稱查詢
排行榜
新聞搜尋
其他連結
討論區
會員服務
聯絡我們
立即登入
回首頁
▲top
福臨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未上市
版權所有 本站訊息僅供參考,會員自行評估 2010.06.30 系統更新